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4)(2 / 2)


  都是好料子,留给公子挂在帐子上。

  其实秦钩的原话是:给小黄雀装饰一下鸟窝。

  崔直没敢说原话,他知道,陛下是想给扶游赔罪来着,为昨天晚上闹的那一场,只是拉不下面子。

  扶游的目光从帐子上转回来,落在那一箱玉饰上。

  他点点头,语气平静:劳您替我向陛下谢恩。

  崔直笑着道:扶公子怎么不自己去呢?

  我扶游刚要回绝,忽然想到什么,顿了一下。

  崔直现在是总领太监,是秦钩的身边人,他说的话,应该就是秦钩的意思。

  他恍然明白过来,秦钩是想让他服软。

  昨天晚上让崔直送糖,就是这个意思,但是他没去求和,秦钩就恼了,自己才有了那一场无妄之灾。

  今天崔直又给他送糖了。

  他要是再不去,只怕秦钩又要生气,秦钩生气,吃亏的又是他自己。

  扶游站起来:那我过去一趟吧。

  崔直又一次笑开了:好。

  我换身衣服,您老稍等。

  好好好。

  崔直带着人退出去,两个小太监服侍扶游换衣裳。

  扶游站在榻前,抬手把挂在帐子上的玉佩摘下来。

  这不是他的东西,这是从哪里来的?

  两个小太监,一个帮他披上外裳,另一个帮他整理衣袖,见他握着玉佩出神,便说了一句:这块玉佩,对公子来说意义非凡吧?

  扶游疑惑:嗯?

  听先前伺候公子的侍从说,当时打仗,公子不留神从城楼上跌下来,被陛下抱回来的时候,手里还紧紧地握着这块玉佩呢。

  啊?

  扶游仔细地端详这块玉佩,可这并不是

  等一下,扶游捏着玉佩,上面的花纹是山涧水流。

  流刘

  他知道这是谁的东西了!

  这是叛军首领刘将军的!

  当时他抓住自己,想用自己来威胁秦钩,后来发现他对秦钩并不重要,就把他甩开了,最后决定自尽换姐姐刘太后一条生路。

  扶游当时也恍恍惚惚的,直到刘将军跳下城楼,才回过神。

  他当时好像是攥着什么东西,不过应该是下意识地想要抓住什么。

  就是这个玉佩。

  不过,刘将军肯定不会给他留东西,应该是托他转交给刘太后的。

  他知道自己的几个副将在秦钩手下必死无疑,所以把东西塞给扶游。

  几个小太监不晓得,竟然还把这东西挂在他的帐子上,他这几天病着,竟然也不曾留意过。

  秦钩肯定看见了,他

  扶游一阵心有余悸,连忙把玉佩收起来。

  他理了理头发,吩咐两个小太监:我去正殿谢恩,你们把陛下送来的玉饰换上去。

  是。

  扶游匆匆走出殿门,穿过走廊,到了正殿。

  可是正殿殿门紧闭,好像有别人在里面。

  陛下要为我做主,我知道,王家、李家,还有元家,都想把他们家的姑娘送到陛下身边,可是他们知道陛下心系于我,所以就想把我除掉,我的饭菜里的毒肯定是他们下的!陛下你要为我做主啊!

  是晏小公子。

  扶游在门外停下脚步,随后崔直也推门出来了。

  崔直压低声音道:公子,晏小公子刚才来了。

  扶游点点头:嗯,我听到了,那我先回去,还是请您老帮我向陛下谢恩吧。

  诶,公子慢走。

  扶游转身离开,走的时候,隐约听见几句话。

  秦钩说:好了,朕已经派人去查这件事情了,你还想怎么样?

  晏小公子喊道:他们今天敢给我下毒,明天也敢给陛下下毒。世家势大,无法无天,不得不除

  胡闹!

  秦钩好像是拍了一下桌子,晏小公子给吓得不敢再说话了。

  扶游回头看了一眼,好像明白了什么。

  要做陛下最爱的人,还真是不容易啊。

  之前是他,现在是晏小公子。

  晏小公子虽然语气不太好,最后一句话倒是说中了,或许正是说中了,秦钩才忽然发怒。

  扶游叹了口气,或许秦钩真的谁都不爱,他最爱自己、权势和皇位。

  不过这和他也没有关系了。

  扶游小跑着回了房间,把刘将军塞给他的那块玉佩拿出来。

  趁着秦钩被晏小公子缠住,他要快点把这个烫手的玉佩处理掉。

  刘将军啊刘将军,真是害死他了。

  扶游没让两个小太监跟着,自己揣着玉佩,就跑到了庭院里。

  他蹲在地上,准备挖个坑,把玉佩埋起来。

  可是这几天一直在下雪,地上积雪太厚,他挖了半天,也没挖到土,要是埋在雪里,等雪一化,不就被发现了吗?

  他只能继续揣着玉佩,走出福宁宫,在外面找地方。

  找了半天,终于找到一个小角落,挖好了坑,刚准备把玉佩放进去,扶游想了想,又后悔了。

  刘将军已经死了,要是他知道自己没把玉佩给太后,他会不会

  扶游忽然觉得脖颈一凉,心里毛毛的,他站起来,最后决定把玉佩还给刘太后。

  扶游在路上拦住一个小太监,向他问路,然后按照小太监说的,走到一个偏僻破落的宫殿前。

  宫门紧闭,他本来也不想进去,把玉佩放在门口地上,再叩了叩门,转身就跑了。

  他匆匆跑出走廊,听见身后殿门开了,不由得加快脚步,径直跑到宫道上。扶游扭头看了一眼,看见身后宫殿里有人把玉佩拿走了,他还没来得及松口气,再转回头,就撞上了一个人。

  扶游险些站不稳,那人握住他的胳膊,扶了他一把。

  那是个身披甲胄的文人,或者说,是个儒将。

  风尘仆仆,不减清俊。

  那人低头看他,喊了一声:扶游?

  扶游收回手,往后退了一步,俯身作揖:晏大公子。

  他显然有些不自在,摸摸鼻尖,小声道:晏小公子在福宁宫,他好像出了点事情,你快过去看看吧。

  说完这话,扶游再行了个礼,扭过头就跑了。

  晏家有两位公子,旁人戏称为大雁和小雁。

  大雁晏知,是晏家家主的原配夫人所生;小雁晏拂云,是继室所生。

  好吧,扶游有一件事情一直没说,他和晏拂云,小的时候一起在学宫念过书。

  晏拂云喜欢炫耀,经常带学宫里的人去晏府玩儿。当时晏知是学宫里,乃至皇都里有名的世家公子,他也是晏拂云炫耀的资本之一。

  晏知脾气好,总是淡淡地笑着,任由晏拂云的朋友们参观。

  扶游当时也挤在参观的小孩里,还有幸得到过和晏知酬唱的诗句竹简

  其实是因为,晏拂云的其他朋友全部都不太会作诗。

  扶游一路跑回福宁宫。

  晏小公子已经走了,秦钩坐在正殿里看奏折,门却大开着,地龙烧起来的热气都跑了。